近日,集团扬州院顺利完成电子水系图数据库项目,标志着集团在水利数字化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,也为扬州打造 “智慧水网” 筑牢了数字根基。为破解 “数据分散、底数不清、可视化不足” 的痛点,项目团队以 “全要素覆盖、高精度建模” 为目标,深度融合多源数据,系统完成了全市乡镇级以上河道的岸线、水工建筑物、跨河桥梁等关键要素的复核测绘,创新构建了覆盖“省 — 市 — 县 — 乡 — 村” 五级河道分类的 “电子水系一张图”,全面实现了水系及水工建筑物的矢量化建模,让扬州每一条河道、每一处水利设施都有了 “数字身份证”。
扬州市河道及建筑物矢量数据库
根据数据库形成的纸质水系图成果
作为集团数字化业务的核心成果之一,该数据库并非简单的“数据存储库”,而是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(GIS)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智能平台,打造了集数据存储、动态更新、智能查询及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水系图数据库平台,为水利规划、水资源调度与防洪减灾等工作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。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扬州院充分发挥集团在水利专业领域的技术积淀,面对数据来源多样、格式不一等挑战,项目团队深入开展现场核查与数据融合处理,全面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与现势性。同时,编制并交付了《电子水系图数据库操作手册》,为后续系统维护与数据更新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,确保了平台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数据的持续更新。
现场调查前后比图
该项目的成功落地,将“人工巡查、纸质记录”的传统管理模式,升级为 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”管理,不仅为扬州水利管理带来“质的提升”,也为集团进一步拓展水利数字化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展望未来,集团将持续强化水利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:一方面,深化 “AI + 水利”融合,探索河道水质动态监测、水工设施故障预警等新场景;另一方面,将扬州项目的“成功经验”复制推广至其他城市,为全国智慧水利建设贡献“华设智慧”与“华设方案”,推动水利行业“数字化转型”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集团智慧与力量。
稿源:刘冠霆
编辑:张婕
审核:姜波
发布:孔慧